以制度梳理爱心
以情感铸就纽带
以奉献点染情谊
继续为疫情防控竭诚尽智、奋斗不息!
武汉加油
中国加油
“如有十分力,绝不使九分”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后,致公党中央文化委员会副主任、致公党北京市委文化委副主任、致公党朝阳区委第十三支部党员、中国致公画院副院长、北京市侨联常委陈忠洲说:“我必须要为抗击疫情做点什么。”
个人简介

陈忠洲,山东昌邑人,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慈善家。中国致公党党员,中国致公党中央文化委员会副主任,致公党北京市文化委副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担任北京市侨联第十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常务理事。2013年,陈忠洲被评为和谐中国特别贡献艺术家、中国公益事业形象大使。
“必须快!质量必须过关!”
陈忠洲常年热心公益慈善事业,自疫情发生以来,陈忠洲一直关注着事态发展。他知道,抗疫就是和死神赛跑,和时间抗争!
1月20日晚,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新冠肺炎存在人传人的现象,呼吁通过口罩做好个人预防。
消息一出,几乎一夜之间市面上所有口罩都脱销了。1月23日,他在网上看到华科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当日发布的爱心捐赠公告:医院急需社会各界爱心捐赠一次性医用口罩、医用帽、N95口罩等防护物资。
陈忠洲坐不住了,医护人员奋战在第一线,没有口罩,这怎么行!于是他默默地下定决心:必须找到质量最好的口罩!必须以最快的速度送达医院!
心急如焚的他疯狂地打电话寻找口罩,但他联系的多家生产厂商都表示,无法在短时间内提供大量口罩。收到消息的陈忠洲有些失落,但他没有气馁,仍继续寻找。他说:“就算是找到外星球去,也要找到口罩!”

于是,陈忠洲把目光投向了台湾。他马上给一位朋友打了电话,他再三叮嘱:“要更适合一线医护人员使用的N95口罩,一定要确保质量过关,不要顾虑价钱”。很快,朋友帮他找到了口罩。
但运输时又遇困难!陈忠洲一夜无眠,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思考对策。“怎么办?” 他一遍遍思考着对策,给朋友打电话研究解决办法,尽管当时已是凌晨2点。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这3万只口罩于27日成功运到了武汉!
“能找到多少口罩就捐多少”
捐赠第一批3万只口罩后,陈忠洲悬着的心并没有落地,湖北地区缺口罩的消息不断传来。当看到有医护人员不得已地将一个口罩用好几天时,陈忠洲的心揪成了一团,“还得接着找口罩!”
为了找口罩,陈忠洲把手机里的联系人都联系了一遍,结果不尽如人意。他得到的大部分回复是:眼下只能搞到少量口罩。
怎么办?陈忠洲又陷入了思考当中。“收!哪怕只有一个口罩,我也要收过来!一个口罩,意味着医护人员多几个小时的防护,意味着少让一个人感染的可能。”抱着这样的想法,陈忠洲锲而不舍,又从全球各地搜集到了3万只口罩。

为寻找防护物资,陈忠洲一刻也没闲着。他又了解到新的消息:继武汉之后,黄冈、孝感等地的疫情也越来越严重,这些地方同样存在防护资源短缺的问题。
考虑再三,陈忠洲决定通过不同的机构把这3万只口罩全部捐赠出去。“希望能帮到不同的地区的医护人员和病患。”
2月底,陈忠洲又向湖北省黄冈市慈善总会捐赠2万只医用一次性口罩,用于防控疫情工作。“战‘疫’,如有十分力,绝不使九分。”陈忠洲如是说。

据了解,陈忠洲已累计捐出了价值50余万元的N95口罩6万只、医用一次性口罩2万只,捐款人民币12万元;并向武汉市九医院捐赠抗疫物资总价值人民币 775200 元,包括富硒大米2400 袋、水杯1200 套、婴儿奶粉2400 听。
翻开他的朋友圈,竟然没有一条关于自己捐赠的信息。他有一颗向善爱国之心,不为名、不为利,一如既往地默默的做着公益慈善,为抗击新冠肺炎,尽到自己的全部力量。
|